全球數據中心服務提供商Telehouse曾就企業數據資產管理進行調研,結果顯示,企業數據資產面臨著12種最壞的危險,包括:
1.可能面臨安全漏洞或攻擊;
2.可能丟失或泄露數據;
3.員工數據處于危險境地;
4.遭受DDOS攻擊;
5.損失很多錢財;
6.可能違反法律;
7.知識產權或商業秘密處于危境;
8.可能感染病毒;
9.成為黑客攻擊目標;
10.遭受破壞性停機;
11.聲譽受損;
12.丟失物理數據。
而在卷入重大IT事故的企業中,70%以上未能重新開張,或者在事故發生后的三年內倒閉。國際形勢嚴峻,國內也不容樂觀。所以,我國2017年6月1日起施行了《網絡安全法》,習主席也多次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而網絡安全的核心就是數據安全。對于企業而言,數據即是企業的重要資產,保護企業數據資產安全刻不容緩。
可能有些中小企業會說“我們的數據沒多少,保存在辦公電腦里就可以了”。其實數據的安全和數據的多少并沒有關系,而是和數據的重要性息息相關。2016年4月,追夢網和Hive創始人杜夢就因丟失辦公電腦而發布 “重金酬謝”的微博,引起眾人關注。國產容災備份軟件廠商——和力記易,專門發布了《企業的數據不僅是財富,還有夢想和回憶》的文章,來提醒國內企業要重視企業的數據管理,重視辦公數據的安全防護,建立切實可行的容災備份方案,有備無患。
的確,中國企業在IT系統容災備份項目建設方面面臨一系列現實問題:IT人員數量有限、數據運維能力有限、運維成本壓力…等等。困難是一定存在的,但是辦法是一定比困難多的。就像我們想吃一份番茄炒雞蛋,你可以自己種番茄養雞自己炒,也可以買番茄買雞蛋自己做,還可以叫一份外賣直接開吃。
對于大集團而言,有資金也有充足人員去建設自己的機房、配套軟件和硬件、定期維護。中小企業不僅資金有限,有的甚至沒有專業的IT技術人員。為保障企業數據資產安全,保障重要業務連續性,和力記易提供了多樣化的容災備份方案,適合大、中、小、微企業的物理服務器、云平臺、辦公電腦的CDP持續數據保護、實時備份、定時備份等不同方式的數據級或應用級,本地或異地的容災備份方案。還可以根據企業客戶需求,提供O2O容災備份服務。無論是產品模式,還是服務模式,和力記易的容災備份方案都將極大的降低企業數據資產所面臨的上述諸多風險,保證企業數據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保障業務的連續性,為企業節省IT成本,為企業數據資產保駕護航。信息時代,數據為王,有備無患,長治久安。